培训上门 服务到岗
——市建管处举办建筑产业工人“工地课堂”
为解决建筑工人培训“工学矛盾”突出、参训积极性不高、培训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等问题,近日,市建管处联合职业培训院校,创新推出“政策宣传进工地、培训服务到项目”的“工地课堂”模式,实现技能培训与施工生产“两不误、双促进”。
政策上门“零遗漏”,精准服务暖人心。针对建筑工人流动性强、政策知晓率低等问题,组建“住建干部+院校教师”流动宣传队,利用工地午休、班前会等碎片化时间,开展“10分钟微宣讲”,面对面讲解培训政策、申报流程,变“工人跑腿问政策”为“政策主动送上门”,确保宣传全覆盖、服务零距离。
送教上门“零冲突”,工学结合提实效。为减少培训对施工进度的影响,创新“雨天集中学、晚间分段学、工间插空学”的弹性培训机制,在工地搭建“移动课堂”,把培训融入施工一线。将建材选用、砌筑抹灰、钢筋绑扎等实操技能嵌入教学,并实行“培训考核+质量验收”双结合模式,既提升工人技能水平,又保障工程质量。试点开展以来,工人参训积极性显著提高,参训率较传统模式提升30%。
三方联动“零短板”,长效机制促提升。为确保培训可持续、见实效,构建“企业供场地、院校派师资、政府给政策”的三方协同机制,由总承包企业提供会议室、样板区等作为培训场地,职业院校选派优秀教师送教上门,总承包企业在施工现场配合提供设施和场地,培训人员达到一定数量要求的,市住建部门给予信用加分,形成“培训—提升—受益”的良性循环。
下一步,淮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将持续优化“工地课堂”培训模式,扩大试点范围,推动建筑产业工人由“工”变“匠”,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一审:吕 锋
二审:张宇宁
三审:李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