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亿元精准滴灌 17个项目焕发新生
我市房地产“白名单”机制运行成效显著
本报讯 17个房地产“白名单”项目获得授信,授信金额共计23.6亿元;已放款项目17个,共计放款金额17.5亿元;8个保交房项目共获得授信7.35亿元,放款6.54亿元……今年以来,我市持续抓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更加精准支持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通过“三抓三促”推进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有力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抓专班协同,促服务增效。市纪委协同市融资协调机制,不断加强专班各单位沟通协作,形成高效的协调、指导、监督工作机制;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等方式,建立定期研判、强化调度的工作机制,及时解决“白名单”项目融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房地产企业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及时对融资协调工作进行协调、安排,打破部门间的信息壁垒,实现纪委、专班各部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凝聚强大工作合力。
抓“政银企”对接,促信息通畅。搭建政银企沟通平台,常态化组织房地产企业与商业银行面对面交流,对申报的“白名单”项目融资需求、融资条件一一梳理,研究解决企业申报“白名单”项目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对符合报送条件的项目,成熟一批推送一批。定期开展“白名单”项目融资工作推进会,形成问题清单,精准提出修复方案,并在会后由市融资协调机制发放工作提示函,将“白名单”项目融资推进工作落到实处。
抓难点攻坚,促精准破题。聚焦重点项目,组织召开专项融资推进会,突破融资瓶颈。入企实地走访,深入了解“白名单”项目真实建设、销售、资金状况,指导企业修复,尽快获得授信、放款条件,通过精准服务,2个“白名单”未授信项目在房地产融资系统机制的力推下已经修复完成,正在进行授信,其余未授信“白名单”项目正在快速修复中。
下一步,我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将着重在简化审批环节、减少审核要件、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等方面下功夫,加快审批和放款速度,提高融资效率,以更优质的服务、更扎实的举措护航“白名单”项目顺利建设,切实维护购房人合法权益。
记 者:詹 岩
通讯员:王琦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