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关于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的报告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发布时间:2025-01-31 15:42 字号:

2024年,市住建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省住建厅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紧扣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思维创新和实践创新,稳定房地产业和建筑业“两根支柱”,持续深化暖民惠企、守牢安全底线,各项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聚焦经济运行,助力把稳基本大盘

一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全市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减少18.9%,居全省第7位;全市房地产投资同比减少39.3%,居全省第14位。保交楼交付率是100%,保交房交付率90.8%,完成保交楼全部任务、保交房年度任务。推动旧房改造装修,补贴金额3751.39万元,带动投资消费约2.7亿元。政策发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印发了《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从支持住房合理需求和消费、推动居住品质提升等方面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二是加速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全市建筑业核定产值111.7亿元,增速5.6%,排名全省第7牵头制定《持续推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等一系列制度文件,构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制度体系。发放建筑业企业政策奖励资金865.57万元,全年新培育34家建筑业企业和4家服务业企业入库,指导中煤特凿取得房建一级资质、指导淮海建工办理市政一级资质。用心用情做好农民工欠薪维权工作,帮助1163名农民工协调发放工资3247万元,我市实名制更新率及综合到岗率持续保持全省领先水平。

(二)聚焦城市建设,提升功能品质活力

一是城市体检和城市更新有序推进。出台《淮北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等制度,制定2024年城市更新工作重点任务,举办全市第二十六期“淮北大讲堂”,组织啤酒厂片区申报并获批省级城市更新专项资金,老电厂片区工业博物馆项目等正在加快实施。打造韧性城市,全市累计建成海绵城市面积约39.51平方公里。二是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紧盯超长期国债、大规模设备更新、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等上级资金支持方向开展项目谋划,在建项目12个,完成投资约7.29亿元公共设施管理投资同比增长39.2%,全力争取上级各类资金3.99亿元三是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不断加强。编制《淮北市历史地段普查认定报告》,形成21处历史地段潜在对象成果,完善相山区徐集村、烈山区周圩子村第五批省级传统村落申报材料。四是市政设施和园林绿化精细管护。扎实推进淮北市城市排水管网提升改造等工程,累计维修人行道(含大理石)8240平方米。打造“淮小翠”品牌,建成口袋公园13个,新增和改造提升绿地面积28.71万平方米完成绿道12.8公里,实施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14个,国球进公园14个。

(三)聚焦营商环境,切实为企纾困解难。

持续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动“办理建筑许可”营商环境指标优化,创新推出“占破路一件事”“联合验收一件事”等“高效办理一件事”场景,持续开展“分阶段核发施工许可证”创新工作,项目开工至少提前1个月。获得用水用气可实现线上实时签约,不见面办理,便利度有效提升。建立“综合查一次+前置服务”联合执法机制,做到服务企业“无事不扰、有事必到”,企业获得感有效增强,2024年营商环境考核排名靠前,获评营商环境“红榜”单位。

(四)聚焦安全底线,筑牢安全发展屏障

一是加强瓶装液化气安全管理。全力推动非居民用户“瓶改管”工作,开展城镇燃气管道“带病运行”问题专项治理,全市8家瓶装液化石油气经营企业整合提升为1家,全面开展统一配送,入户安检和随瓶安检工作。二是加强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开展自建房、城镇危旧房、农村危房排查,已排查160131户,存在安全隐患426处,全部落实有效管控措施。推进城市危旧房改造工作,开展全市物管小区内10476栋住房的安全耐久度排查,重点检查房屋结构、燃气、楼道维护等安全隐患三是开展建筑施工隐患排查专项整治以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抓手,推动落实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截至目前,高效完成在建房屋市政工程第一轮全覆盖检查,深入开展高处作业、电动吊篮、起重机械、消防安全等专项治理行动

(五)聚焦人民至上,全力办好民生实事

一是深入实施便民停车行动。新增城市停车泊位20054个,其中新增公共停车泊位2798个。细化开展停车泊位建设、住宅小区停车整治等6大专项行动。二是大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加快老旧小区建设进度,目前,全市已改造完成63个小区,完工率100%;完成加装电梯38部。三是不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实施保障性租赁住房942套,确保新市民、青年人“租得到、租得起、住得好、留得下”;印发了《关于推进商品房以旧换新实施方案(试行)》,目前已报名1000余套;加快征收进度,完成征收房屋139637, 征收土地3279四是有效提升物业管理服务。常态化开展“物业开放日”“综合执法服务进小区”等活动,发布“红黑榜”项目45个,行政处罚25家、清退企业6家,有效化解物业管理领域顽瘴痼疾。创新开展“半边天·携手共建美好家园”等活动,制定《淮北市住宅物业管理服务巩固提升实施方案》,回应群众关切。

二、2025年工作计划

(一)扎实开展城市功能品质提升行动

1.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出台《淮北市城市更新技术导则》等规范文件,完成年度城市体检,指导县区完善单元片区实施方案,整合零散闲置用地, 促进周边整合利用,整体推进项目建设,打造样板工程。做好2025年城市体检工作;结合往年城市体检报告成果,开展十四五全市城市体检评估工作;进一步加强对濉溪县城市体检工作的指导和检查工作,结合我市城市建设特点,形成城市体检工作经验案例。重点指导老电厂片区工业博物馆项目、啤酒厂片区文创街区项目等建设实施并取得成效,加快城市基础设施更新改造,推进老旧供水、排水、燃气管道改造等。

2.提前做好项目前期准备。聚焦国家政策和资金方向,对上位政策及时学习、系统思考、深入研究,加强与省住建厅、市发改委等部门对接,消除信息不对称,为争取项目打出时间差。对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抓紧推进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编制和论证评审进度,做好全要素保障,提高争取投资的可能性。对前期工作到位的项目,随时关注国省申报信息,第一时间推送纳入国省项目储备库,夯实争资后劲,着力打造全市住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

3.深化城市精细化管理。持续推进便民停车行动,2025年计划新增停车泊位21000个,其中公共停车泊位2700;抓好南湖路与古城东路交口、卧牛路与迎宾路交口等2处口袋公园和相山公园彩化美化等项目建设;推进众创园、淮海园、勤学园、育才园等6处口袋公园建设。持续加强市政设施日常养护维修、道路挖掘占用、临时围挡监管;统筹推进大排水管理工作,保障城镇排水设施安全运行,规范排水行为,守护城市水环境安全。

4.推进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推进《淮北市城乡建设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实施方案》编制,申报2025年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历史建筑保护专项资金,完成2024年度历史文化名镇自评估报告,指导临涣镇推进历史文化名镇整体风貌保护利用,开展基础设施完善提升、历史建筑保护修缮等工作,打造特色亮点。

5.系统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强化“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的意识,扎实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着力防控市政公用设施运行、建筑施工、城镇燃气、房屋建筑等重点领域安全风险,进一步规范消防验收程序、加强消防施工过程管理;加强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推进城市危旧房改造工作;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全力以赴防汛排涝,开展电动自行车隐患排查专项整治,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

6.推进城市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及黑臭水体治理。计划出台《淮北市城镇污水处理费征收管理办法》,优化《污水处理设施运营考核细则》,推动我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体系现代化建设,谋划烈山污水厂(2万吨/日)建设。加快收购及改造凌云中水厂进度,进一步整合水务业务和资产资源,构建完整、高效的水务产业链,为改变我市供水结构,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下基础。协调推进城市排水管网提升改造项目,确保完成省住建厅污水管网整治三年攻坚行动年度考核任务。持续跟踪督导濉溪县濉临沟等县城水体整改情况,确保黑臭水体治理成效。

(二)深入推进住有宜居

7.力促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优化房地产调控政策,拟从调整计容规则、弹性设置规划条件、加大高品质住宅供给、优化购房入学政策、推进住宅以旧换新等方面支持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常态化开展“方便看房”,开展线上线下看房、房展下乡、产品宣传等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加强产品宣传、政策宣传、城市宣传,提振市场信心。加强一二手房联动,大力支持居民“卖旧买新”、“卖小换大”,组织开展“以旧换新”活动。结合2025年我市城中村改造计划和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计划。继续推动征迁房屋房票安置工作,推动楼市去库存。

8.有力有序有效防范化解房地产风险。充分发挥市区两级保交房工作专班办公室统筹协调作用,倒排工期,限时解决问题,推进保交房项目按时交付。聚焦融资需求,推动“白名单”项目扩围增效,重点做好白名单项目的问题修复,确保“白名单”项目“应进尽进”、“应贷尽贷”。健全风险项目处置机制,及时总结经验、分类推进,推动由解决“一个问题”向解决“一类问题转变”,有力处置项目逾期交付风险。建立预警机制,对在建、在售项目实时监测、提前预警、及时研判,避免新增风险项目。强化房地产风险源头防控。逐步提高预售门槛,加强预售资金监管,对商品住房预售资金实行封闭管理,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开展现房销售试点。

9.完善项目服务保障推进稳投资。新项目尽快开工纳统。重点做好云熙府、阅峰项目、云府、和源府、大淮海项目、揽山悦府等计划新开工要素保障工作,推进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形成实物工作量,加快推进安置房项目按计划开工;建议平台公司制定已拿地块开工建设计划,重点推进优质地块开发建设。对于部分特别困难的房企,通过政府收回、置换土地等方式盘活企业闲置土地,减少企业土地库存。抓街区改造、城中村改造、文旅、酒店等项目入房地产库。建议县区结合实施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城中村改造等工作,引导房地产企业参与建设,并从项目立项开始做好项目统筹,规范相关手续,确保项目能及时纳入房地产项目库,应统尽统。

10.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全面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加快推进城市危旧房改造力度。督促县区摸清城中村改造项目、城市危旧房底数,建立台账,有计划推进改造工作。推进安置房相关制度落地见效。跟踪制度落实效果,及时提请调整优化,确保安置房制度体系有效管用。

11.持续推进物业服务提升行动。一是以提升物业服务水平、打造宜居环境为目标,积极参与划制定出台《淮北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条例》等文件。二是强化测评结果运用,建立奖惩机制。定期开展物业服务质量第三方测评,充分运用测评结果并记入淮北市物业信用信息系统分值。三是树立行业标杆。持续推进物业服务标准化、品牌化、信息化和现代化,积极培育更多品牌物业,强化示范引领机制。四是深化物业行业信用监管制度,季度开展物业服务质量测评并发布测评结果,深化物业服务项目“红黑榜”制度应用,推动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

(三)持续推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12.着力营造建筑市场良好环境。坚定不移持续推进招投标评定分离和联合体投标,全力做好项目跟进和调度。聚焦企业发展,对全市建筑业企业实行分类培育,优化龙头”“成长”“培育三类建筑业企业库,开展企业一对一走访,为企业定制帮扶方案。建立工程建设项目标前、标中、标后全流程执法联动工作机制;重拳打击违法分包、肢解发包、转包、挂靠等扰乱建筑市场违法违规行为,持续净化我市建筑市场环境。持续加强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会同市人社局开展建设领域治理欠薪冬季行动。

13.着力推进绿色建材产业转型发展。推进省级绿色低碳示范区建设,帮扶淮矿工程建设公司等龙头企业向智能建造转型发展,引入BIM技术、AI技术、视觉传感技术等先进技术,采用喷涂机器人、地坪漆涂敷机器人等硬核科技,打造智能建造试点项目,引导企业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研发新工艺新产品,多方开拓市场,促进企业绿色、低碳、智能化发展。

(四)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14.优化项目审批和水气报装。始终坚持集成高效的服务理念,围绕省市重大项目,组织包办专员做好服务,全程跟踪项目进度。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持续提升数字化水平,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生命周期改革,开展落图赋码、图纸全过程管理、“5+N+1联合验收等创新工作,丰富高效办成一件事应用场景,出台我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市一单》,实现市县区审批事项、审批流程统一规范。深入推进用水用气报装流程再造,优化并联审批流程,健全用水用气报装满意度评价机制,加强服务满意度评价告知和引导工作,不断提升用户的获得感、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