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淮北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第JY112号建议答复的函
张建业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淮北城市绿化进程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我单位收悉,现就建议的有关内容回复如下:
一、加大绿化资金投入
(一)提高绿化资金在财政预算的比例。目前淮北市财政资金比较紧缺,绿化资金方面,养护面积增加养护资金不增反降,重点工程项目的绿化资金更是不能按照工程合同约定支付到位,比如2024年的口袋公园竣工初验后工程款支付比例仅25%左右。绿化资金投入的多少受财政收入影响较大,也建议您向政府有关部门进行呼吁,提高绿化资金的投入比例。
(二)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城市绿化建设,形成多元化的资源来源。2023、2024市园林处连续两年组织社会企业进行爱心捐赠,助力提升淮北市公园服务功能设施建设;在国有土地出让,市住建局园林处会通过《房地产开发项目规划条件绿化建设意见书》要求规划部门在出具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时要求土地权属单位建设不低于1000m2为淮北市城市公园绿地布局注入社会资金力量。下一步将继续通过绿地“单位认建”“个人认养”等方式吸纳社会资金,丰富城市园林建设资金来源。
二、制定科学的绿化规划。
2022年,市住建局根据《淮北市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组织编制了《淮北市绿地系统规划》(2020-2035》、《淮北市城市绿线规划》(2020-2035》、《淮北市公园体系规划》(2020-2035》。结合城市绿地系统和城市绿线科学合理规划公园体系,通过绿地系统规划确定了市域公园系统、公园特色风貌及智慧公园等建设要求,吸纳“公园城市”、“低碳”等要求;同时结合“城市更新”和“城市体检”,推进城市绿地科学布局、绿道网络等绿化空间建设,结合淮北市建成区的城市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指标,查缺补漏,摸排闲置地、废弃地等,建设口袋公园,提高我市居民幸福指数。
三、加强绿化队伍建设
提高绿化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加强绿化技术研究与推广。市园林处主动多次协调市人社局,于2024下半年年组织了第一批次园林绿化技术工种专业培训和发证工作(52人次),培训人员涉及城市绿化养护单位、城市居住区物业管理、绿化施工企业等相关绿化建设的多个部门;市园林处组织了园林技术攻关小组,内容涉及银杏、广玉兰栽植技术及后期管养措施研究、小老树复壮技术研究、植物病虫害新技术应用、法梧飘絮专项治理技术研究等10余个课题,技术攻关成果将在以后园林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四、推广绿色建筑和绿色交通
在推广绿色建筑方面,淮北市住建局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了工作:一是制定了淮北市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2024年工作要点,推动建筑节能降碳,城镇新建民用建筑严格执行国家、省建筑节能标准规范;二是全面推广绿色建筑,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全市绿色建筑占城镇新建民用建筑比例达到100%;三是发展星级绿色建筑,大型公共建筑、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按照一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设,鼓励高品质住宅以及城市新区新建民用建筑按照一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设。下一步市住建局将继续全面推广绿色建筑,加大宣传引导力度,提高星级绿色建筑占比,推动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
在绿色交通方面,市交通运输局积极推广低碳运输工具,增强市民群众“绿色意识”,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满足“绿色需求”。2024年以来,购置新能源公交车90台,新增新能源公交车比例100%,全市公交车保有量835台,均为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更新新能源巡游出租车492台,新能源巡游出租车达到885台,占比54.03%;更新新能源网约车418台,新能源网约车达到620台,占比72.43%。新开及优化调整公交线路15条,城市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8.8%。下一步,持续鼓励推广新能源营运车辆,新增或更新的出租汽车使用新能源汽车占比达到60%以上;新增公交车使用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达到100%。
五、加强绿化宣传和教育
(一)市园林处每年通过淮北市传媒中心、淮北日报、淮北市电视台、淮北市住建局网站等宣传媒介的平台,以新闻采访、微信推送、园林纪实、网站报道等多种方式加强园林绿化宣传,内容涉及城市口袋公园建设、城市园林养护、社会绿化技术指导等多个维度;同时园林处还通过定期开展“现场听民声、一线解难题”便民服务活动和“绿色相伴、花开万家”社区活动等,为市民答疑、为市民服务,让市民掌握一定的绿化知识。当然,关于绿化宣传的力度还是不够,我们将继续努力加大绿化宣传,不断提高市民的绿化意识,形成人人爱绿、人人护绿的城市居住环境。
(二)中小学开展绿色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市住建局将就如何开展至中小学生绿色教育方面进行研究,比如通过开展“义务植树”、“个人或学校认养”和“园林知识科普”等活动丰富中小学生的爱绿护绿意识。
再次感谢您对淮北市城市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